江川领衔北京青少年排球大师赛启幕 剑指世锦赛展中国男排雄心
8 月 6 日,2025 年北京未来之星排球大师赛赛前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木樨园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举行,中国男排队长、北京男排核心球员江川身着训练服亮相启动仪式,与奥运冠军刘晓彤、北京女排主教练匡琦等共同为这项聚焦青少年排球发展的全新赛事揭幕。作为赛事形象大使,江川在致辞中寄语参赛的 16 支女子 U16 队伍:"在场上不要害怕失误,尽情发挥就好。现在的你们赶上了好时候,要珍惜机会,未来为中国排球贡献力量。" 这番饱含期待的发言,既展现了这位老将对年轻一代的关怀,也暗合中国男排正经历的新老交替与传承。
一、江川:从伤病阴影到世锦赛核心
此次亮相启动仪式的江川,刚刚经历了 2025 年世界男排联赛的淬炼。在宁波北仑的总决赛中,他以场均 8.38 分的稳定输出,帮助中国男排历史性获得第八名,创造了队史最佳战绩。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江川从伤病低谷中走出的励志故事 ——2024 年因膝伤缺席多场赛事的他,经过长达数月的康复训练,终于在 2025 年世联赛复出,并在对阵古巴的关键战役中贡献 15 分,成为球队获胜的关键先生。
作为中国男排的 "得分机器",江川的职业生涯充满高光:2018 年世锦赛五场斩获 87 分荣膺得分王,2019 年军运会决赛独得 30 分率队夺冠,三次蝉联中国男排超级联赛 MVP。如今效力于日本广岛 JT 雷霆俱乐部的他,仍保持着 48.7% 的扣球成功率和 8.42% 的发球得分率,堪称国际排坛最具威胁的接应之一。谈及即将到来的世锦赛,江川在启动仪式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世联赛让我们积累了与强队对抗的经验,接下来要在菲律宾把这种状态延续下去。"
二、北京大师赛:青少年排球的 "双奥基因"
这场于 8 月 13 日至 17 日在北京光彩体育馆举办的赛事,堪称中国排球青训体系的 "缩影"。16 支来自全国 12 个省市的队伍,将通过分组循环赛和交叉赛决出最终名次,赛事严格遵循国际排联最新规则,同时融入 AI 技术解读竞赛规则、设计卡通形象等创新元素。值得关注的是,赛事特别设置 "体教融合" 环节,要求参赛选手提交体育与文化课结合的实践报告,这与江川 "排球不只是竞技,更是成长" 的理念不谋而合。
"我们当年没有这么多比赛,也没有这么好的场地。" 江川在参观赛事场馆时感慨道。作为北京排球的标志性人物,他深知青少年赛事对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事实上,本次赛事的举办地光彩体育馆,正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场馆之一,这种 "双奥基因" 的传承,让赛事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成为北京挖掘体育资源、推动体教融合的重要实践。
三、世锦赛备战:中国男排的 "突围之路"
9 月 12 日,中国男排将在菲律宾马尼拉开启世锦赛征程,与巴西、塞尔维亚、捷克同处死亡之组。面对世界排名第四的巴西队,江川坦言:"世联赛输给他们后,我们仔细研究了对手的拦防体系。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会针对性强化一攻和防反。" 根据主教练海宁的部署,球队将延续世联赛 "快速多变" 的打法,同时发挥江川的高点强攻和张景胤的后排进攻组合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25 人世锦赛大名单中,除江川、张景胤等老将外,还涌现出温子华、武弸智等新星。这种新老结合的阵容,既体现了球队 "以老带新" 的策略,也暗藏着冲击 16 强的野心。正如江川在启动仪式上所说:"世锦赛是检验我们这两年改革成果的试金石。从青少年赛事到国家队,中国排球需要每一代人的接力。"
四、传承与展望:从 "得分王" 到 "领路人"
启动仪式现场,一组以江川、金烨等北京男女排明星为原型的 AI 卡通形象吸引了众多目光。当被问及是否会成为年轻选手的榜样时,江川笑着表示:"我更希望他们超越我。" 这种开放的心态,或许正是中国男排从低谷中崛起的关键。
mk体育官网入口从 2018 年世锦赛的青涩到 2025 年世联赛的成熟,江川的蜕变折射出中国男排的成长轨迹。正如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赖亚文所言,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仍有 "五步甚至七步" 的差距,但在世锦赛分组抽签揭晓后,江川在社交媒体写下的 "再战巴西,我们准备好了",却让球迷看到了这支队伍的血性与希望。
当北京未来之星排球大师赛的战鼓即将敲响,当中国男排的世锦赛征程进入倒计时,江川的身影,既是过去十年中国男排辉煌的见证者,也是未来十年排球发展的领路人。正如他在启动仪式上最后所说:"排球的魅力,就在于永远有下一场比赛值得期待。" 这种对胜利的渴望与对传承的担当,或许正是中国男排最宝贵的精神财富。